典型案例教学法(收集3篇)

时间:2024-08-24 来源:

典型案例教学法范文篇1

《关于传发第二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自查从宽,被查从严”典型案例的通知》心得体会

警示教育明法纪。让有问题的干警明白“有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给机会不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现在不自查,将来必被查”,“小病不治、大病难治”,“悬崖勒马是正道”,从而卸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以洗心革面的姿态投入工作。

政策学习我认识到:“自查从宽、被查从严”是宽严相济政策在教育整顿工作中的具体运用。以“自查从宽”来引导,以“被查从严”来倒逼,一柔一刚,同向发力,促使有问题的干警主动讲清问题。“自查从宽”,就是对那些主动自查、主动坦白、真心悔过的干警,依纪依法给予从轻、减轻处分。但“自查从宽”是有底线的,不能无视法纪规定,随意降格、特殊照顾。对那些只交代“鸡毛蒜皮”小事而隐瞒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的,一旦发现,必须依法依纪从严处理。

深入学习使我充分认清教育整顿环节的紧迫性和严峻性,打开心结、消除顾虑、放下包袱,主动自查自纠。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自查从宽、被查从严政策是党中央对政法队伍的关心、爱护与信任,民警要充分认识和理解政策制定的初衷,敢于直面问题,勇于修正错误,对组织如实交代问题,确保查纠整改环节取得实效。能够引导干警打开心结,把握政策机会,主动坦诚问题,敢于动真碰硬,严肃认真开展问题查纠整改。我们要正确理解自查从宽、被查从严的深刻意义,教育引导广大干警敢于直面问题、勇于修正错误。

典型案例教学法范文篇2

以典型病例为主的教学方式指的就是以典型的病例为先导主体,以主要解决的为围绕中心,按照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和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和教师之间互动的一种教学方式,目前被广泛应用在医学临床教学中。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探讨应用典型病例教学方法提高肿瘤教学效果的观察,选取2008级、2009级、2010级和2011级的本科肿瘤学专业学生共120名。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8级、2009级、2010级和2011级的本科肿瘤学专业学生共120名。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学生分为两组,每组各60名,两组学生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2008级、2009级60名学生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2010级和2011级学生采取典型病例的教学方法,教师对肿瘤典型病例的临床症状进行分析和讲解,利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展示肿瘤病例有关的信息和图片、影响等,教师在肿瘤病例的诊断过程中,将涉及到的全部知识点做出详细地分析和讲解,以便学生可以形成对肿瘤病例的立体感认知。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可以给学生有关的肿瘤病例资料,同时结合有关知识点和资料,给学生设置有关的问题,自行查阅资料,解决问题。教师在选择典型病例时,要注意选择一些常见病和多发病,选取的案例必须和课堂的重点知识结合在一起,选取的病例必须要全面包括肿瘤的诊断、综合治疗方案和手术方法以及过程,以便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不同肿瘤的发病现象和特点,观察两组学生的学习成绩。

1.3评价指标

对选取的学生进行典型病例肿瘤学考试,总分为100分,对比两组学生的成绩总分、平均成绩、总及格率。

1.4统计学方法

取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计量资料采取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用T检验,对比以P

2结果

两组学生的肿瘤学考试成绩综合比较

2010级和2011级学生的典型病例平均成绩和总分都比2008级和2009级学生明显高,对比两组学生的总及格率,具有明显差异,P

表1两组学生传统考题和典型病例考题成绩综合比较分析[n(%)]

3讨论

典型病例教学方法主要包括病例展示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组织学生独立思考,学生和教师之间互动,教师做出评价和总结几个部分[1],这种教学方法和传统的教师单纯传授知识的方法有很大区别,可以最大限度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热情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将传统的储备式教育转变成为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2]。将典型病例方法具体应用在肿瘤学教学的过程时,需要全面结合高校临床肿瘤的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进行[3]。具体的教学方法如下:教师在下一节课堂之前就需要将典型的肿瘤病例资料发放给学生,要尽量选取近期学生熟知的肿瘤疾病类型,以便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查找有关资料[4]。然后在学生预读和熟知病例的基础上,分小组进行讨论,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扮演医生和患者的角色,进而更加深刻地掌握对这种肿瘤疾病的诊断依据和方法。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对肿瘤病例的讨论和分析是重点,教师再结合课前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做出回答,积极将学生引入问题情境之中,鼓励每一个学生都踊跃参与到讨论中去。讨论结束以后,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和讨论情况进行点评和补充,做出进一步的归纳和总结,不断完善肿瘤病例的诊断方法和治疗过程,还要认真分析和总结典型病例教学过程中的出现的不足和注意的问题。

运用传统教学方法时,教师的讲解和分析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学生只是在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很难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无法完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而不利于学生对临床肿瘤知识的掌握[5]。在典型案例教学方法的运用过程中,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课堂学习的引导者和帮助者,这样就可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运用典型病例教学方法,对教师就有了更高的要求,既要熟知与肿瘤疾病有关的所有基础理论知识,而且还要对诊断和治疗肿瘤疾病的最新方法和技术都要及时关注,只有这样选取的病例才更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

在运用典型病例进行教学时,需要注意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教师要认真地研究教学内容、肿瘤病例和课题设计,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充分保证学生的课堂学习主体地位,进而实现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6]。同时,在具体实施典型病例教学方法时,还要注意其整体性,教师不仅要重视传授给学生完整的肿瘤学知识,还要重视对学生自主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责任心等的培养和教育。另外,在课堂教学中,重视肿瘤理论知识和实际诊断与治疗的联系,通过创设一定的病房治疗情境,学生扮演医生和教师的不同角色,更加深刻掌握肿瘤疾病的有关知识,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使其更好地将肿瘤学理论知识和临床诊断、治疗有效结合起来,从而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本次研究中,选取了2008级、2009级、2010级和2011级的本科肿瘤学专业学生共120名,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研究结果表明,2010级和2011级学生的典型病例平均成绩是36.37±4.15,总分是83.18±1.12,及格率是100%,2008级、2009级学生的平均成绩是45.87±1.75,2010级和2011级学生的典型病例平均成绩和总分都比2008级和2009级学生明显高,对比两组学生的总及格率,具有明显差异,P

参考文献:

[1]李洪亮,李钊伦,张栋等.PBL教学在泌尿外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13,21(2):329-332.

[2]闵卫利,赵阳,单昌友等.PACS影像系统与PBL、CBL教学在肿瘤临床教学中联合应用的价值[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4,11(6):673-676.

[3]方法,高洁,韩峰等.案例分析教学联合病房见习提高临床示教质量与效果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4,12(32):42-43.

[4]谢琳,沈丽达,杨继岚等.案例教学法在临床肿瘤内科教学中的效果研究[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3,11(9):144-146.

典型案例教学法范文篇3

关键词:C语言典型案例分析教学方法

一、引言

C语言具有功能强大、表达力强、应用面广、目标程序效率高、可移植性好等良好的特性,它既具有高级语言的优点,又具有低级语言的许多特点[1]。目前,很多新型的语言都衍生自C语言。因此,C语言也就成为所有计算机程序设计人员必须掌握的一种整理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但是,C语言繁多的数据类型和复杂的语法结构使得C语言成为了一门既难以学习又不易教授的课程。

二、经典案例分析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的比较

C语言的教学任务,主要有以下三点:熟练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能够轻松的阅读程序,灵活的编写程序。

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是“三步曲”,即:提出概念解释概念举例说明。应用这种模式教学,过于注重语句、语法等细节的讲解,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不够,这样学生只能学到一些枯燥的、容易忘记的、支离破碎的语法规则,不能具体灵活的应用这个概念。

案例是对一个具体情景的记录。经典案例分析教学法就是通过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对其分析研究来得出所要教授专业知识、技能或内在原理。适当地选择案例能将复杂枯燥的语法知识分解到每个生动、有趣、实用的程序实例中。这样能大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够掌握一些相应的编程思想。

三、案例分析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1.针对具体要求,适当选择案例。

在C语言教学中,依据课程的具体要求,教师应该选择难度适中、大小合适、贴近学生兴趣的案例,当然所选择的案例要能贯穿本课程所授课的内容[3],使我们将要学习的新知识都隐藏在这些案例中。

2.分析案例,提出问题,引入教学内容。

每个案例中隐含着已学过的知识和新的知识,在分析任务时,我们应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进行研究、讨论引导学生分析案例,提出问题,根据提出的问题及时讲授新的知识。例如,在讲解“自定义函数”时,教师可引入如下案例:计算数学式P=Mi/K!(M-Ki)的值,其中M=8,K=3[2](P163)。先要让学生思考如何完成该任务和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将会遇到的问题。在分析这个案例时,我们可以将该案例先分解成:求M!、K!和(M-K)!三个子任务,然后做乘除法即可。这时候我们就发现利用我们之前学过的知识就要针对这三个子任务重复的写三次求X!的语句组。这样就太繁冗了,有更简洁的方法吗?这时教师就可以及时地提出自定义函数这一概念了,以及函数的定义与调用相关的语法。学生带着问题去听,理解起来更容易。当我们以一种更简单的方式解决了问题后,学生就会有发现新大陆的感觉,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经典案例分析法在教学过程中的侧重点。

在教学过程中,案例分析教学法以程序设计为主线进行教学,这就要求教师有意识地淡化C语言中语句、语法的介绍,并尽量避免过多讲授C语言一些容易引起错误的细节,而重点介绍程序设计方法和思路,在分析程序和程序设计中让学生逐步熟悉语法和应用语句,并把各种编程思想贯穿于算法分析和程序设计的过程中。其中语句、语法等细节问题需要在实验中不断的调试、修改来加强熟练度,很多算法也要通过实验来验证。因此,实验在C语言教学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4.通过经典案例分析熟练掌握典型算法。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学生平时学得很认真,对语法、语句等细节也很熟悉,但碰到稍微复杂一点的编程就束手无策。一般来讲,一个较复杂的软件可以按功能分割为若干个典型的小模块,每个小模块最终都成为功能单一,结构清晰,接口简单,容易理解和编写的小程序。只要学生掌握了典型案例的算法,就可以将这些算法像搭积木一样组装成相应的软件算法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对一些典型案例的算法熟练掌握,如累加、累乘、排序、查找等,为以后编写程序,软件设计奠定基础,同时对典型案例的算法的熟练掌握,也会增加学生学习计算机语言的信心,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四、结语

编程人员熟练掌握一门程序设计语言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具有编程思维能力和开发能力。通过教学实践证明,教师选择合适的案例教学,可以让学生掌握所学的内容,对培养他们的编程思维能力和提高他们的软件开发能力都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谭浩强.C语言程序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典型案例教学法(收集3篇) 】相关文章:

我的日记精选(整理4篇) 2024-08-24

三年级日记精选[5](整理3篇) 2024-08-24

我的日记精选10(整理6篇) 2024-08-23

我的日记精选6(整理3篇) 2024-08-19

寒假趣事日记精选1(整理9篇) 2024-08-16

优秀日记[精选](整理5篇) 2024-08-12

精选昆虫日记(整理2篇) 2024-08-12

疫情时期的多味生活的作文(整理3篇) 2024-08-24

典型案例教学法(收集3篇) 2024-08-24

我的小组作文(整理11篇) 2024-08-24